-
暖阳习曲传非遗,青春筑梦续皖韵
7月12日,宿州阳光天使公益慈善发展中心与安信工“暖乡守忆”实践团在西仙桥社区活动室联合举办以“暖阳习曲传非遗,青春筑梦续皖韵”为主题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,通过讲述宿州泗州戏、坠子戏历史以及花旦手绢绘画制作,让社区孩子们沉浸式感受家乡非遗魅力。

活动伊始,“暖乡守忆”实践团成员王俊杰以生动故事串联起两大非遗戏曲的发展脉络。他介绍泗州戏起源于清代中叶淮河渔民的“拉魂腔”,从“撂地演出”的土琵琶伴奏,到如今成为国家级非遗;谈及坠子戏时,介绍其由河南传入后融入皖北方言,一把坠胡便能将《包公案》唱得活灵活现,让孩子们读懂乡音里的文化记忆。
知识宣讲后,志愿者们指导孩子们绘画制作花旦手绢,鼓励孩子们发散思维,手绢边缘添梅花、院落剪影,童趣与非遗韵味在笔尖绽放。

实践活动结束后,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评审团,从创意、色彩、文化等多角度评选出一、二、三等奖,获奖小朋友兴奋登台领奖并与孩子们合影留念,镜头前孩子们举着画作与奖状笑容灿烂。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非遗文化,更彰显了社会公益组织与高校携手传承地方文脉的责任与担当,为家乡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注入青春活力。
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