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省宿州市东北部闪亮明珠,书画与水果双馨的“书画之乡”

宿州 更新于:2025-08-19 04:10
  • 砀山梨王之乡
    安徽省宿州市有个乡镇,一向享有“书画之乡”和“水果之乡”的美誉。
    在安徽省宿州市的东北部,闪耀着一颗兼具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的明珠——刘套镇。这里,素有“书画之乡”与“水果之乡”的美誉,其魅力源远流长,令人神往。
    回溯历史,刘套镇之名,源自刘姓家族在黄河故道南岸河套处的繁衍生息。她的身影,在明代便已刻入徐州府萧县乐善乡的版图;至清代同治末年,隶属于乐善乡刘家套寨;民国时期,又先后归属第七区河套乡与第四区。岁月的长河奔涌不息,刘套就像这条长河里的一枚宝石:1949年,刘套乡正式设立;1958年,改制为人民公社;1983年,恢复乡制;直至1992年,她迎来了重要的蜕变——撤乡设镇,刘套镇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。
    刘套镇得天地之厚爱,地理位置优越,自然资源丰饶。她雄踞萧县东北,南邻圣泉,西接杨楼,东、北则与江苏徐州铜山深情相望。这片61.69平方公里的沃土,坦荡如砥,是黄河故道冲积平原的慷慨馈赠。这得天独厚的土壤,不仅滋养着万亩粮仓,更孕育出令人垂涎的甜蜜——蜜桃、水晶梨、阳光玫瑰葡萄,名扬四方,远销海内外。累累硕果,让“水果之乡”的称号实至名归。
    滋养这片沃土的,是那流淌千年的血脉——黄河故道。 她自刘套镇北部蜿蜒而过,述说着古老的故事。1956年建立的萧县黄河故道保护区,涵盖刘套镇与杨楼镇,正是守护这片生态瑰宝的见证。这里湿地丰美,拥有维管植物68种,栖息着鸟类91种,其中8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珍禽……2012年,黄河故道生态价值获省政府认可,晋升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;2017年4月,荣列首批安徽省级重要湿地名录。
    刘套镇的灵魂深处,更涌动着不息的翰墨书香。 “全国书画之乡”的底蕴,在一代代艺术家的笔端流淌、传承。2025年举办的第33届“桃花笔会”,墨香与花香交织,吸引了苏鲁豫皖四地艺术家纷至沓来,共襄盛举,续写着这片土地的文化传奇。
    今日的刘套镇,正意气风发。 她紧握“书画之乡”与“水果之乡”两张闪亮的名片,依托黄河故道珍贵的生态资源与深厚的文化积淀,奋力擘画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。在飘香的果林与流淌的墨香中,刘套镇正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、生态与人文共生的崭新篇章,其魅力与活力,令人期待!#萧县出名旅游# #记录我的2025#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